在團購日益盛行的今天,木門家居行業也加入了團購大軍。通過參與家居建材團購活動,業主想少花點錢,買質量好且環保過硬的材料;商家也想通過團購,節約銷售成本,薄利多銷提高銷售業績。
然而,與之相關的投訴與日俱增。產品質量參差、額外加收、不開發票、售后維修難等各種問題日漸浮出水面,成為家居團購的傷疤。
消費者應該如何利用好團購,又該如何規避風險?記者就當下木門團購活動中出現的亂象進行梳理,受訪業內人士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議。
工廠團購并非天上掉下的餡餅
家居團購并沒有局限于網絡團購之上,近年來,工廠團購走入消費者的視線。
所謂工廠團購又分為兩種形式,一是消費者直接到工廠團購,這種團購一般僅限于木門工廠所在的城市;二是消費者參加工廠組織在全國各省份的團購活動,享受工廠直銷的價格優惠。
據記者觀察,上述兩種木門工廠團購打出的價格都非常優惠,但直接到工廠團購更受消費者歡迎。市民通過網站報名,在指定時間指定地點集合,乘坐豪華大巴來回,還能近距離參觀家居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,條件更好的工廠團購還包吃包喝……這些“免費服務”讓買木門產品不再是單調的看貨品討價還價的過程,而變成體驗和旅游。
從親歷者的陳述中看來,工廠團購貌似好處頗多。然而,記者從一位不愿具名的木門廠從業人員口中得知,在工廠團購活動中,不排除有一部分工廠有強行銷售之嫌。
他告訴記者,有的工廠團購設置了關鍵的流程,在參觀完工廠以后,消費者將被集中到一個專門為團購設定的會客廳,讓事先準備好的“托兒”或直接由銷售人員輪番進行銷售勸說。
在團購行業尚未有相關規章制度約束的前提下,專家建議消費者,應選擇參與信得過的大型網站以及知名品牌舉辦的工廠團購活動,在參與活動前先對準備購買的產品以及品牌做全面了解,最好能做到貨比三家,不要盲目跟風,更不能沖動下單,以防止退單過程中產生糾紛。此外,在工廠團購現場下單時,應跟商家簽訂違約責任協議,團購服務沒能如期兌現,對方要進行賠償,這樣才能對商家的服務有所制約。